公司經營狀況
股價公司的經營現狀和未來發展是股票價格的基石。
1.公司治理水平和管理層質量。
對于公司治理情況的分析主要包括公司股東、管理層、員工及其他外部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及其制衡狀況,公司董事會、監事會構成及運作等因素。
2.公司競爭力。
最常用的公司競爭力分析框架是所謂的SWOT分析,它提出了4個考察維度,即公司經營中存在的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
3.財務狀況。
(1)盈利性
衡量盈利性最常用的指標是每股收益和凈資產收益率。
(2)安全性
指公司償債能力和破產風險的高低。主要比率:杠桿比率、債務擔保比率、長期債務比率、短期財務比率等。
(3)流動性
指公司資金鏈狀況。
衡量財務流動性狀況需要從資產負債整體考量,最常用的指標包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銷售周轉率等。
杜邦公式:
如果把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利潤率視為盈利性指標,周轉率視為流動性指標,杠桿比率視為安全性指標的話,那么,以上“三性”之間是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的。
4.公司改組、合并。
行業與部門因素
1.行業分類。
以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為例,其把上市公司按三級分類,分為12個門類及若干大類和中類。
2.行業分析因素。
(1)行業或產業競爭結構
(2)行業可持續性
(3)抗外部沖擊能力
(4)監管及稅收待遇——政府關系
(5)勞資關系
(6)財務與融資問題
(7)行業估值水平
3.行業生命周期。
幼稚期、成長期、成熟期、穩定期4個階段。
宏觀經濟與政策因素
宏觀經濟發展水平和狀況是影響股票價格的重要因素。宏觀經濟影響股票價值的特點是波及范圍廣、干擾程度深、作用機制復雜和股價波動幅度較大。
1.經濟增長。當一國或地區的經濟運行勢態良好時,大多數企業的經營狀況也較良好,它們的股價會上升;反之股價會下降。
2.經濟周期循環。社會經濟運行經常表現為擴張與收縮的周期性交替,每個周期一般都要經過高漲、衰退、蕭條、復蘇四個階段。股價的變動通常比實際經濟的繁榮或衰退領先一步。所以股價水平已成為經濟周期變動的靈敏信號或稱先導性指標。
3.貨幣政策。
中央銀行通常采用存款準備金制度、再貼現政策、公開市場業務等貨幣政策手段調控貨幣供應量,從而實現發展經濟、穩定貨幣等政策目標。
(1)中央銀行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商業銀行可貸資金減少,市場資金趨緊,股價下降;中央銀行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商業銀行可貸資金增加,市場資金趨松,股價上升。
(2)中央銀行通過采取再貼現政策手段,提高再貼現率,收緊銀根、使商業銀行得到的中央銀行貸款減少,市場資金趨緊;再貼現率又是基準利率,它的提高必定使市場利率隨之提高。
(3)中央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業務大量出售證券,收緊銀根,在收回中央銀行供應的基礎貨幣的同時又增加證券的供應,使證券價格下降。
4.財政政策。財政政策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包括:
其一,通過擴大財政赤字、發行國債籌集資金,增加財政支出,刺激經濟發展;或是通過增加財政盈余或降低赤字,減少財政支出,抑制經濟增長,以此影響股價。
其二,通過調節稅率影響企業利潤和股息。
其三,干預資本市場各類交易適用的稅率,如利息稅、資本利得稅、印花稅等。
其四,國債發行量會改變證券市場的證券供應和資金需求,從而間接影響股價。
5.市場利率。
(1)絕大部分公司都負有債務,利率提高,利息負擔加重,公司凈利潤和股息相應減少,股價下降;利率下降,利息負擔減輕,公司凈盈利和股息增加,股價上升。
(2)利率提高,其他投資工具收益相應增加,一部分資金會流向儲蓄、債券等其他收益固定的金融工具,對股票需求減少,股價下降。若利率下降,對固定收益證券的需求減少,資金流向股票市場,對股票的需求增加,股價上升。
(3)利率提高,一部分投資者要負擔較高的利息才能借到所需資金進行證券投資。
6.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對股票價格的影響較復雜,它既有刺激股票市場的作用,又有抑制股票市場價格的作用。
7.匯率變化。
傳統理論認為,匯率下降,即本幣升值,不利于出口而有利于進口;匯率上升,即本幣貶值,不利于進口而有利于出口。匯率變化對股價的影響要看對整個經濟的影響而定。
8.國際收支狀況。
一般地說,若一國國際收支連續出現逆差,政府為平衡國際收支會采取提高國內利率和提高匯率的措施,以鼓勵出口、減少進口,股價就會下跌;反之,股價會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