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銀行獲QFLP試點 重點投資五類民企
1月8日,新加坡華僑銀行(下稱“華僑銀行”)在中國的第一只人民幣股權投資基金——華僑星城(上海)股權投資基金(下稱“華僑星城”)正式成立,這是目前東南亞唯一獲批上海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試點資格的金融機構。
2011年年初,上海率先進行允許境外資本直接投資境內股權投資市場(即QFLP 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試點。其特點是,各家參與試點的PE機構在試點額度范圍內,由相應主管部門根據具體情況批給各外資投資機構直接結匯。
截至目前,上海批準了超過20家機構企業的試點申請,包括凱雷、黑石和德同資本等私募股權機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在獲得試點資格后,2013年華僑銀行就專門設立了兩家股權投資機構,分別為華僑星城(上海)股權投資基金和華僑星城(上海)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華僑星城基金成立后,將成為華僑銀行集團在中國的直投業務平臺。基金規模為1億美元(約合6億元人民幣),期限為10年,單筆投資規模在3000萬至1億元。投資的類型包括成長性資本、上市前融資、PIPE等私募股權形式,以及股東融資、過橋融資和夾層融資等特殊機會融資模式。
重點投資具有成長性的民營企業,產業領域包括現代農業、消費領域、健康產業、清潔和環境技術以及先進制造業等。最終這些投資項目將選擇在中國A股上市或并購退出。
華僑銀行環球投資銀行部中層資本總經理鄧書義表示,直接用本地貨幣投資中國企業,讓華僑銀行可以與中國的私募基金公司進行平等競爭。因為在獲得試點資格之前,華僑銀行面臨境外私募基金在投資中國境內公司時的結匯問題,現在則可以將1億美元境外資本按項目轉換為等值人民幣后,直接對中國境內企業進行多樣化的投資。
另外,作為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投資平臺,華僑銀行對所投資的企業無需再通過設立海外架構的方式,直接注入人民幣資金即可。
鄧書義還認為,中國有望成為亞洲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借助華僑星城的平臺,華僑銀行在中國市場的私募股權業務規模,在未來五年里將會擴大。
事實上,對于中國的私募股權市場,華僑銀行并非“新手”。自2003年以來,華僑銀行就通過其自營投資部門——中層資本(私募股權和特殊融資機會)(簡稱“MCU”),對中國及東南亞地區的企業進行投資,主要投向農業、石油天然氣、資源、消費、制造業和房地產業領域等項目。
目前,華僑銀行的直投業務總投資額達人民幣37.5億元,在全亞洲的項目數量超過85家公司,其中包括20多家中國的企業。在區域選擇上,重點在其擁有銀行網絡、資源優勢[0.31%]的新加坡、中國、馬來西亞和印尼,占比分別是40%、35%、9%、11%,其他地區為5%。
在投資的中國項目中,78%的項目已成功退出,包括新都化工[0.37% 資金 研報](002539.SZ)等12家被投資企業已成功上市。從過往案例看,華僑星城未來還將會嫁接華僑銀行中國等機構的資源優勢,譬如利用華僑銀行旗下多個投資和金融平臺,來設計最佳的投資架構和金融服務方案,并通過股權紐帶,嫁接華僑銀行的其他金融產品,給被投資項目提供金融支持。
另外,從其直投業務的經營情況來看,60%以上的項目源來自華僑銀行旗下或關聯企業的客戶資源,其余部分來自第三方項目渠道。(編輯馬春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