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溢價率的概念,絕大多數權證投資者都已經很熟悉了。所謂溢價率,就是以現價買入權證并持有到期,正股需要上漲(認購證)或下跌(認沽證)多少百分比,投資者才能保本,也即不盈不虧。例如,一只3個月后到期的認購證溢價率為10%,意味著現價買入該認購證并持有,3個月后到期時只要正股上漲幅度大于10%,投資者就可以盈利。
溢價率代表了權證的終極風險,是投資者選擇權證時一個重要的估值指標。一般而言,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溢價率低的權證風險相對較小。因此,在其他條款差不多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盡量選擇溢價率較低的權證。不過,通常情況下,即使正股相同,不同權證的具體條款相差也很大,因此,不同權證溢價率的比較應該結合具體的因素。
首先,溢價率與權證的剩余期限有關。一般而言,剩余期限越長,權證到期成為價內的機會也就越大,因此,溢價率也相對較高。對于價內的權證而言,如果臨近到期,則溢價率相對較小。到期時,這些權證的溢價率往往十分接近零。反過來,很多溢價率很低的權證,剩余期限往往也較短。
其次,溢價率與權證的引伸波幅有關。引伸波幅是將權證的市場價格代入權證定價模型(如B-S模型)中反推出來的波動率。引伸波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對于正股在權證存續期內波動程度的預期。正股波動越大,權證的時間價值也就越大,相應的溢價率也就越高,反之亦然。
再次,溢價率跟權證的價內外程度也有關系。通常,深度價內的權證溢價率較低,而深度價外的權證溢價率較高。例如,在國內權證市場,五糧YGC1等深度價內的認購證溢價率長期維持較低水平,而深度價外的認沽證則溢價率均在60%以上。
第四,溢價率也受權證的供求關系影響。如果權證供不應求,權證的價格往往較高,這將導致其溢價率上升。如果投資者普遍不看好正股未來走勢,認購證的價格則往往低估,這將導致權證的溢價率降低,甚至出現負溢價率。
此外,溢價率跟權證的流動性也有關系。在成熟的備兌權證市場,對應一只正股往往有幾只甚至幾十只權證,有些權證流動性較差,交投很不活躍,甚至一天都沒有成交,因而溢價率也較低。對于這樣的權證,盡管溢價率低,投資者也不宜貪便宜而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