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新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末廣義貨幣(M2)的增長率為13.2%,這個數據還算正常;但狹義貨幣(M1)的增長率出現異常變化,其增長率僅為1.2%。同樣出現問題的還有流通中的貨幣(M0),其增長率達到了22.5%。筆者認為,這樣的數據說明,央行過去長時間“鎖長放短”的貨幣政策,已經使中國的貨幣結構發生畸變,商業銀行存款成本大幅上升。
其實,M1的增長率低于M2的增長率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近年來,在M2相對穩定增長的前提下,M1的增長率越發疲弱。現在不過是出現極致狀況,是M1增長率不斷走弱之后的突然失速。
M2增速穩定,M1突然失速,說明大量活期存款轉化為定期存款。同時,企業和居民個人減少活期存款,加大定期存款之后,為了不減少手持的流動性,于是增加了現金的持有。有人會說,春節前現金需求巨大,所以M0增速會比較高。不錯,但這只是定性的描述。去年春節是2月9日,但1月份M0增速只有4.4%,2月份M0增速只有17.2%。而今年1月份M0同比多增3.3個百分點,明顯多增。
為什么大量活期存款變成了定期存款?原因是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數以千億計的活期存款從銀行體系分流,然后變成貨幣基金,再通過定期存款或同業拆借方式高利率存給銀行,同時互聯網公司從中漁利。這就是大量活期存款定期化的過程。
有人說這是在懲罰商業銀行。我看未必。因為,商業銀行是資金的中介機構,而且處于強勢地位,所以它完全有能力通過水漲船高的方式,把成本傳導給實體經濟。最終倒霉的一定是實體經濟。所以,互聯網金融不過是借助民眾對商業銀行的情緒,最后去懲罰實體經濟,而實體經濟又是民眾的飯碗。所以,互聯網金融的收益最終當然是全社會承擔,是實體經濟和老百姓承擔。
表面上看,互聯網金融和其背后的貨幣基金僅僅抽取了1到2個百分點的利潤,但整個社會經濟卻為之付出5至7個百分點的代價。很多年輕人不理解這個問題,他們歡呼“余額寶”為自己帶來了千兒八百元的利潤,殊不知他所供職的企業正在為此買單,并蠶食著他自己加薪的機會。
1月份貨幣數據中還有一個看點:商業銀行存款減少9400多億元。居民存款新增1.81萬億元,但企業存款卻大幅下降2.44萬億元。這當然是受到企業春節前夕大量發放現金因素的影響,但我們不能排斥上述問題的延伸。現在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用暫時閑置的資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或進行委托貸款。這實際是使本當屬于商業銀行的存款轉向體外循環。這同樣會從客觀方向推升大企業信貸需求。因為,大企業低價拿到貸款可以通過委托貸款的方式,以更高的價格放出去,從而獲得利差收入。
可怕嗎?這實際就是“全民金融”,個人、企業、互聯網都在想方設法賺取金融利潤,而不是實業。這就是中國央行向華爾街學習金融的必然結果:創新了良好的金融環境,惡化了實業環境。關鍵就是“鎖長放短”的貨幣政策,金融不怕短,越短流動性越好,風險越低;但對實業而言,恰恰相反。
中國的貨幣政策已經營造了全社會“賺大錢、賺快錢”的浮躁氛圍。這不是良性的變化。
昨天,某銀行推出了“千人大招聘”計劃,掀起了銀行業開春后在我省的招兵買馬熱潮。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些大型銀行提供的支行行長等骨干職位,基本上很少從學校或社會上其他行業招人,而是從同行中挖熟手。還有一些大型銀行除了為自身廣攬人才外,還通過布局在我省的村鎮銀行謀劃新一輪擴張。
隨著銀行業各種招聘信息的大量發布,高端金融人才的爭奪呈現白熱化狀態。昨天,某銀行推出“千人大招聘”計劃,使得銀行業“招聘大戶”的名號名副其實。記者注意到,招聘崗位包括總行部門副總經理、一級分行副行長、二級分行行長等眾多骨干崗位。
在智聯招聘和獵聘網等招聘網站,記者昨天查找到了數百條工作地點在合肥的與銀行有關的招聘信息。另一家大型銀行合肥分行也要招聘5名分行部門副總經理和5名支行副行長。而對一些銀行來說,大客戶經理、銀行業務銷售代表等崗位需求的人才數量大多以十位甚至百位計算。
不過,大多數銀行的招聘信息對薪酬待遇則閉口不談。有些銀行則明確稱實行的是“密薪制”,也就是薪酬是保密的,工資單不公開,相互不得詢問。
不過,雖然銀行給不少人的感覺是薪水高,但用工性質不同,收入差距也會很大。某銀行在合肥招聘信用卡客戶服務專員,但招聘單位卻是上海的一家勞務派遣公司。據了解,崗位員工將統一與該公司簽署派遣制合同。記者注意到,銀行的電話催收員、熱線坐席員等崗位一般實行的是勞務派遣制。“現在銀行很多招聘都是勞務派遣的,有些研究生考進去也一樣。很多人做了一段時間發現待遇不佳,或遲遲得不到一份正式的合同就自行離開了。”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延伸分析】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除了對招聘崗位不愿“明碼標價”外,很多銀行特別看重從金融系統內“流轉”來的人才。某銀行合肥分行招聘部門副總經理,應聘者必須從事金融工作8年以上,有銀行相關部門或經營機構負責人管理工作經驗2年以上,而年齡要求在38周歲以下。顯然,應聘者必須在金融系統已走上了中層管理崗位。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據了解,我國銀行業要自己培養一個行長或高管非常不易,“挖墻腳”成為招兵買馬時慣用的手段。在這一輪人才搶奪戰的熱潮中,我省的一些村鎮銀行也成為了主角。據了解,村鎮銀行對人才的考量,主要看重其人脈資源是否豐富。(記者 陳大名)
我們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良好的、真正為實體經濟服務的金融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