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了解那么多理財知識,而且銀行網點距離也不遠,不僅辦卡快捷,有新產品、新業務了解起來也方便。”讓家住四川成都青羊區萬和苑小區的何阿姨高興的是,春節前后,德陽銀行成都分行開展“社區行”活動,將理財與金融知識帶進了她所住的小區居民點,義務為居民們答疑解惑,贏得了附近居民的一致歡迎。
渤海銀行長沙分行依靠生活小區、綜合生活超市等陣地平臺,與周邊小區、物業、居委會、大型超市進行合作,大力開展主題營銷和現場宣傳活動。截至2月7日,該行社區銀行今年累計新開卡272戶,銷售理財7215.7萬元,新增存款6181萬元。
武漢的一家社區銀行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在新設的社區分點安置了50多個便民箱,與同城幾大快遞公司合作,為附近市民免費代管包裹,春節期間的使用率非常高,解決了不少春節離家居民的后顧之憂。
不再是坐在柜臺后“等客上門”,也不是簡單地把服務“托付”給取款機,春節前后,全國各地的社區銀行開始嶄露頭角,走進社區,走近居民,為居民的衣食住行、休閑娛樂、商貿往來提供多樣化的服務,真正實現了“服務到家”。那么,社區銀行究竟會為人們生活帶來哪些不同的金融服務?又將在多大程度上改善我國的金融環境,推動金融改革?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看來,社區銀行是銀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市場化實踐中產生的一種新型金融服務模式。“當前商業銀行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一方面,資本市場、信托市場、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給傳統銀行業務帶來巨大沖擊;另一方面,客戶接受服務的方式和習慣在發生變化,人們愈加習慣于更為便捷、簡單、高效的服務方式。這就迫使銀行變以往"等客上門"的服務方式為"主動出擊",把服務的根扎得更深一些,在客戶開拓上更加精耕細作、更加"接地氣",真正面對面地了解消費者的金融需求,把金融服務送到居民身邊。”曾剛表示。
社區銀行起源于美國,經過100多年的發展,美國社區銀行已形成了成熟的運作模式。我國也積極鼓勵中小商業銀行為小微企業、社區等領域提供專業、便捷、貼心的金融服務,日前銀監會下發了《關于中小商業銀行設立社區支行、小微支行有關事項的通知》,對中小商業銀行社區支行、小微支行的牌照范圍、業務模式、風險管理、退出機制等內容進行了進一步明確。
曾剛認為,社區銀行的良性發展將在相當程度上改善我國的金融環境、提高金融服務水平、推動金融市場化改革。“從銀行角度來說,銀行與客戶的關系將更加緊密,更加了解消費者的金融需求,從而有助于金融服務更加有的放矢,進一步推動金融產品的創新,商業銀行間的競爭也將更加充分,有助于提高我國銀行業的整體競爭力;另一方面,銀行在個人金融業務上更為用心,意味著消費者將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甚至是個性化的"定制服務"。”曾剛表示,社區銀行必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走一條特色化、差異化之路,這也是社區銀行的生存“法寶”,即在客戶的選擇、業務的定位上與大銀行形成一種互補之勢,“銀行間的差異化發展在我國這樣一個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國家更具重要的現實意義”。
不過,曾剛也強調,我國的社區銀行還剛剛起步,不能寄望其能解決所有金融難題,“目前的社區銀行在緩解信息不對稱、銀行排隊難等問題上將效果顯著,但銀行"放下身段"并不意味著銀行會"放低門檻",小銀行更需防范風險,小微企業融資難、貸款難等問題不會一下子得到根本解決”。(本報記者 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