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告別“銀行獨大”格局
"利率市場化需要有存款保險(放心保)制度,而有了存保制度,銀行的經營還會承擔一部分責任,不會像美國一樣立即出現銀行的倒閉潮。這中間可能會有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銀行一些業務同質化,將來會有適當的分工,銀行會集中在某些業務領域變得更專業,或者集中在某個區域,這是未來的趨勢。"恒生中國行長林偉中在日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利率市場化是金融改革的重要一步。
從取消貸款利率下限到信貸資產證券化擴容、國債期貨重啟、股票發行制改革等等,新一輪金融改革的大幕已然開啟。
開放民資進金融可以說是2013年金融改革中最大亮點,民營銀行即將獲批、互聯網金融的興起被業內稱作是一場革命。這也意味著從此中國金融業擺脫千行一面的局面,各自有各自的風格。
存款保險將破繭而出
存款保險制度討論多年,央行自1997年就開始研究存款保險制度,一直遲遲未果。我國的存款保險制度二十年磨一劍,終于即將破繭而出。
"存款保險制度最大的啟示在于告訴投資人,你到哪家銀行存款都是存在風險的。所以,投資人應該在對金融機構做出對比后,選擇經營較好,利率穩健的機構進行投資。同時,那些帶病運轉的金融機構將面臨倒閉可能。"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在央視財經論壇上指出。
在近日密集的報道中均提到,存款保險機構的保險基金設在央行下屬的金融穩定局,由各投保銀行按照存款的一定比例交納;保險方式為限額全保,即存款額50萬元以下的賬戶全額保險,包括企業賬戶和個人賬戶。存款保險制度將覆蓋所有存款類金融機構,"農字頭"銀行也在其中,包括所有農信社、農商行、農合行、村鎮銀行。
那么,如果發生居民資金大量從農村信用社轉向中大型商業銀行,同時又對這些農村信用社收取較高的存款保險費,則可能使不少農村信用社經營運作陷入困境。由于小型金融機構大多直接服務于小型企業等,一旦它們陷入經營困境,后者的金融需求就更難得到滿足。
央行行長周小川此前也提出要使用差別費率。對于大行來說,因為實力雄厚,抗風險能力強,費率一般比較低;小銀行因為抗風險能力弱,費率一般比較高,高費率直接導致銀行成本上升。
因此,有差別費率的存款保險制度應當與利率市場化同時推出。這樣,小銀行因有較高的存款保險費率,同時以較高的存款利率來吸引更多的存款,如果他們能依靠自身的經營能力、服務能力來贏得利潤,就能贏得并拓展生存的空間。
民營資本注活力
若有了存款保險制度的護航,民營銀行的試點也將呼之欲出。記者日前在中國銀行今年宏觀經濟展望中獲悉,目前首批民營銀行試點名單已經上報,最快將于2014年初獲批,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熱點區域有望成為首批落戶地。
蘇寧云商(002024,股吧)、紅豆集團、三胞集團、雨潤集團、沙鋼集團、揚子江造船等40余家企業申請民營銀行。
民營資本進入金融體系,最大的關鍵點就是從以前的"參股"到"發起設立"的轉變,民間資本在金融業中的主導權將出現變化。對民營銀行發起人限制的松綁,可以說是從根本上解決了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最重要的一個難題。
2013年9月16日,周小川在《求是》上發表署名文章表示,"支持民間資本發起設立民營銀行,引導其立足小微金融的市場定位。"目前而言,我國的銀行體系依然是以國有資本為主的格局,民營資本更多集中在村鎮中小金融機構。
根據銀監會統計數據,截至2012年末,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總股本中,民間資本占比分別為41%和54%,比2010年銀監會首次公布的8.67%(銀監會不完全統計)和42.59%有一定幅度的提高。農村中小金融機構股本中,民間資本占比超過90%,其中村鎮銀行股本中民營資本占比為73.3%。
"低金融行業準入門檻,是為了形成多元化競爭性的金融體系,滿足實體經濟金融服務需要。金融行業準入門檻放寬,不但有利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更能鼓勵滿足金融服務需求的新興民營金融機構的發展。"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
不過,民資辦銀行如此高漲的熱情背后,不可否認有投機心理,近10年中國銀行業迅速發家,"日賺斗金"讓追求利潤的民企艷羨不已,此番放開金融市場,相當多的企業家希望升級成銀行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近日針對中國市場關于民營銀行的過度熱情,建議"等一等"。
"民辦銀行并不輕松,以臺灣地區為例,1992年臺灣共核準16家民營銀行,現在只剩下6家,其他都被收購整合了。一般來說,銀行三年內不會有盈利,有意向的企業家可以等民營銀行業洗牌的時候再出手。"巴曙松表示,不能因為民營銀行有風險就不放開社會資本金融。兩個魔鬼競爭比一個天使壟斷更好。臺灣銀行業的現狀是競爭激烈,但還能提供服務且賺錢,百姓也得益,不用再付高的利差,這就是改革。
互聯網金融是一場革命
利率市場化的加速,民營資本進入金融業的門檻降低,不僅僅帶動了民間資本設立民營銀行的步伐,在互聯網金融中也體現的淋漓盡致。
記者采訪中發現,不少年輕人在選擇銀行理財產品之外,還買進了余額寶、百度金融等產品。
"互聯網金融是一個革命。它的革命意義在于經營模式的創新,互聯網金融是一個平臺,可以自我生成一個產品,支付端跟交易端同時出現,無需像傳統的金融機構那樣設計一個產品,拿到外面去賣。這對傳統金融機構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曾稱。
2013年6月13日,余額寶正式上線的時候,也是銀行沖刺年中考核時點的高峰期。一個月之后,余額寶規模突破100億元,帶火了互聯網金融概念,引起了"羊群效應"。一時間,類似的產品鋪天蓋地,并成為首先超越美國電商同行的行業之一。5個月后,余額寶規模突破1000億元,用戶數近3000萬戶。
而年底銀行攬儲節點,百度金融又推出8%收益產品,無疑是在跟銀行分羹。
本報記者就此采訪多位銀行人士,基本分為兩種聲音,一種是目前互聯網金融介入的領域只是銀行不愿涉及的補充業務,對巨無霸的銀行影響甚微;另一種是互聯網作為新的載體,在消費主體人群已轉向網絡消費之際,互聯網將會顛覆包括金融在內的眾多行業。
互聯網跨界突進金融業,開始只是從銀行不屑涉及的支付開始,然后是小貸以及P2P的興起,逐步走向銀行認為是高風險領域的個人及小微企業借貸。
央行副行長劉士余日前在某論壇上表示,目前,對于互聯網金融進行評價,尚缺乏足夠的時間序列和數據支持,要留有一定的觀察期。互聯網金融不能觸碰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兩條法律紅線,尤其P2P平臺不可以辦資金池,也不能集擔保、借貸于一體。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在市場化,民主化和中小企業貸款方面,對金融業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專家認為,互聯網金融會推動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例如余額寶推出以后,銀行的短期利率對應上升,側面推動了下一步的利率市場化。
銀行尋差異化發展
金融改革貫穿了整個2013年,我國金融市場已經告別了銀行獨撐的格局。市場化改革令競爭加劇,加上新資本規定出臺,中國銀行業利潤將會受壓。不過,銀行業在種種不利因素的倒逼下,已在進行積極轉型升級。
當前,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被稱為已進入攻堅階段。有分析稱,要使利率市場化真正實現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競爭是使價格信號發揮作用的關鍵,既要保證銀行業內部的競爭,又要引入替代品競爭,發展直接融資市場。
不少銀行認為,利率市場化帶給銀行業的最大沖擊是凈息差進一步收窄,成本定價管理難度加大。
中信銀行(601998,股吧)行長朱小黃坦言,面對利率市場化的加速、金融互聯網的沖擊,中國銀行業已經進入轉型變革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對于中小銀行來說,利率市場化帶來的考驗更嚴峻。
面對利率市場化帶來的挑戰,商業銀行采取多種措施積極應對。華夏銀行(600015,股吧)等商業銀行近幾年已經開始重點發展小微企業客戶,成立小微企業專營支行。
中國銀行業協會近日發布的《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3)》顯示,商業銀行在應對利率市場化的各項準備工作中,"創新資金流動預測預報機制,強化流動性管理"得分最高,說明大多數銀行已經對利率浮動區間擴大后趨于緊張的流動性壓力做出了良好的應對。其次為"創新業務模式,調整經營戰略"。其他三項主要戰略措施則是,大力發展零售銀行業務、重點發展中小企業業務和經營模式向差異化、特色化轉變。
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推進,已經在改變著現有金融業的格局和運行方式,對促進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有著重要的影響,也將改變每個人的投資理念和理財行為。
"相信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將加快民間資本進入金融行業步伐,金融體系股權多元化混合所有制結構,有助于提高金融業效率,更好地發揮金融業在資源配置中的引導作用。"中國銀行宏觀經濟研究主管溫彬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