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流動性緊張根源未除 業內支招利潤換安全
“這段時間每天都在往外拆放。”中行副行長王永利12月25日在“新格局、新變化:2014年國際經濟金融形勢展望”研討會上說。
近日,繼今年6月份出現流動性嚴重緊張局面之后,類似情形自12月19日起再次上演,當日Shibor利率呈現大幅攀升。在央行注入流動性及財政投放之后,本輪緊張局面基本以軟著陸收場。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在銀行同業業務無序發展、資金期限錯配等核心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之前,流動性緊張仍將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而以利潤換安全,回歸“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銀行經營原則,是一條有效的解決途徑。
流動性緊張將是大趨勢
“這兩天已經緩和很多了,作為交易員,基本上受不了同業拆借資金利率急速上升的狀況。”某地方商業銀行資金交易部門人士12月25日對《第一財經日報》稱,值得欣慰的是,在央行3000億元SLO(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操作和290億元的逆回購之后,資金價格有所下降。
12月25日,Shibor隔夜、7天以及1個月期限利率下降,其中7天Shibor大幅下降58.1個基點至5.61%。不過,14天Shibor利率依然呈現上漲趨勢,上漲18個基點至5.94%。其他期限也有不同程度上漲。
該資金交易部門人士認為,14天資金價格還在持續上漲,主要是因為跨元旦資金需要,14天期限基本可以覆蓋到元旦節的一周。
而對于此輪流動性緊張問題凸顯的原因,市場仍有許多疑惑,例如11月份外匯占款超3900億元,央行對此并無操作,市場真的缺錢嗎?
王永利表示,出現流動性緊張的問題,有外部和內部管理的因素。首先是中國基礎貨幣投放與外匯占款密切相關,但外匯占款按月披露,數據具有滯后性。“需要監管部門在外匯占款波動比較大的時候按旬或者按日披露。”王永利認為,財政稅費收繳和回撥問題、年末銀行資金需求量較大等問題都是引起此輪流動性緊張的因素。此外,美國宣布縮減QE計劃,資金流出擔憂也讓銀行開始關注長期資金持有。
某股份制銀行分支機構負責人對本報表示,為什么前幾年市場不會出現流動性緊張,而是在今年頻發,主要是因為前幾年M2高速增長,貨幣供應量充足,市場不會缺錢。然而現在,銀行貸款放量,存貸比高位盤行,存款準備金率不降,可用的資金越來越少,表外融資增加等,都給銀行帶來了流動性的壓力。
“從目前來看,流動性問題是心理層面的恐慌更多,但是流動性緊張是未來一個大趨勢。”該分支機構負責人稱。
求解期限錯配:以利潤換安全
“目前流動性沒有問題,只是流動性成本變動,(金融機構)能借到錢但是成本很高。”中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在上述研討會上表示,流動性問題是期限錯配問題。
“銀行以同業支撐放貸,這是導致今年銀行流動性緊張的根源。”東方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金麟對本報分析稱,雖然從總量來看不缺錢,但是錢的匹配性在下降。
此前,中國銀行業協會和普華永道聯合發布的《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3》針對6月份流動性緊張的原因調查顯示,有55%接受調查的銀行家認為期限錯配是造成6月流動性緊張的最主要原因。
上述股份制銀行分支機構負責人告訴本報,銀行大規模的資金“都喂了鋼筋水泥”,如房地產、基礎建設等,這些資金基本上屬于長期,現在產能過剩問題出現,也導致了銀行需要拆短補長,資金期限難以匹配。
王永利也表示,很多銀行把效益放在前面,把錢放長,貸款放出去之后無法收回,只能借新還舊,中間也讓給影子銀行機會,資產端規模越來越大,而銀行卻只能以短期負債去應付。
“壓力會非常大,怎么去應對,是對銀行業很大的挑戰。”王永利稱。
“就好像銀行自己在前面挖了個坑,再往前走就會掉到坑里,但是銀行剎不住車。”上述股份制銀行分支機構負責人如是形容。
不過流動性問題也給銀行業提了個醒,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可持續經營。
此前也有業內人士呼吁,要回歸銀行三性,即“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這是商業銀行經營的原則。其中意味深長的是,上述股份制銀行分支機構負責人表示,上個世紀90年代初在起草《商業銀行法》之初,“盈利性”是放在最前面的,不過在生效的法律中,“安全性”和“流動性”放在了“盈利性”的前面。
他認為,銀行為了保持高速的盈利,才會存在大量的期限錯配。未來要解決流動性風險,銀行需要以利潤來換流動性安全,也就是降杠桿,減少資金錯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