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負債綜合管理的中心內容是資產負債的合理搭配,實現銀行經營流動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全面統一和協調。
在80年代,資產負債管理的重要性有所增加,但管理的難度也越來越大。盡管有多種方法可以運用,資產負債綜合管理仍然是一門藝術,而不是一門科學。
1、資產負債管理的目標
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管理是商業銀行戰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目標是要讓
商業銀行在12個月內,在不同的利率環境下有可供選擇的方法。
資產負債管理的本質是對資產負債表中的各個項目的水平、波動、項目間的結構等,
進行計劃、引導和控制。
資產負債管理,一般有以下4種模式:
--償還期對稱管理--資金集中管理
--不同中心分配管理--差額管理
2、償還期對稱管理:要求銀行資產的償還期與負債的償還期保持高度的對稱性,用負債的期限結構去制約資產的期限結構。
活期存款和短期債券--->庫存現金/短期證券
活期存款的穩定的部分/1年期的定期存款--->短期貸款
1-3年的定期存款/發行的中長期債券--->中長期貸款/購買中長期證券
3年以上的定期存款/發行的中長期債券--->購買中長期證券/長期投資
自有資金/長期存款--->固定資產的購置
這種模式的核心內容是用負債的期限結構去制約資產的期限結構,通過不斷到期的
資產來滿足銀行清償負債的要求。該模式為銀行所需的流動性提供了一個重要保障,
但過于嚴格的資產負債期限對應會使銀行喪失對資金統籌安排的主動性,難以達到
收益的最大化。
3、資金集中管理
資金蓄水池管理。這一模式不考慮資金來源的性質及期限長短,而是把所有資金集中起來,根據“三性”要求進行資金分配。
資金來源資金運用
各種存款一級儲備
同業拆借資金蓄水池一級儲備
發行債券貸款、投資
資本金固定資產
一級儲備由庫存現金和存放中央銀行的準備金組成,主要用于保證資產的流動性和安性。
二級儲備主要由流動性強的短期證券組成,主要用于彌補一級儲備的不足。兩級儲備分配后的資金余額用于貸款和證券投資,這一級分配比重最大,是銀行主要的盈利性資金分配。固定資產安排在最后,資金來源僅限于資本金。
特點:資產分配只受負債總量的制約,而不受期限結構的限制,銀行對資產結構的調控
具有較大的主動性和靈活性。但不考慮不同資金來源具有不同流動性要求,那么過多的流動性資產分配會導致銀行盈利水平的下降,而過多的盈利性資產分配會引起銀行流動性風險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