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和銀監會日前聯合發文規范商業銀行代理銷售保險產品行為。此前,在銀監會征求意見稿中曾有望解禁的“保險人員進駐銀行提供咨詢”在新規中并未通過。業內人士表示,此舉是為了防止本來想去銀行存錢的客戶,在保險人員的“游說”之下,沒有充分了解保險產品,就一時沖動將錢買了保險。為了給退單留下緩沖余地,65歲以上老人在銀行買保險,不得現場出單。對此,業內執行得如何,記者昨日進行了走訪。
“現在沒有保險公司人員在我們銀行駐點咨詢。”昨日,某銀行東直門支行大堂張經理對一位前來咨詢老人購買保險業務的客戶說,銀行懂保險的理財師正好不在,客戶可以留下電話,回頭答復他。
張經理介紹,網點以前允許保險公司人員到銀行網點駐點服務,但后來頻頻曝出“存單變保單”投訴,主管部門就不允許保險公司駐點了。雖然保險公司后來給銀行網點人員組織過培訓,但一個網點一般只有幾個理財顧問懂保險。如果這幾個人正好忙業務或者休假,有客戶來咨詢難免說不太清楚。“保險畢竟是代理不是我們的主業,我們總不能給客戶胡說,因而銀行的保險業務就慢慢減少了。”
昨日,記者走訪了工行、農行、建行、北京銀行、北京農商行等多家銀行的網點發現,銀行宣傳架上擺放的主要是國債、儲蓄、理財等產品宣傳單,保險單頁雖然有,但基本放在宣傳架的最下一格,很不起眼。
某銀行舊宮支行干脆沒擺放保險單頁,大堂經理答復“現在不代理了”。記者提出想給家里老人買份萬能型保險產品,多家銀行的理財顧問建議去保險公司現場購買,“您也可以留個電話,我讓保險公司和您聯系。”一家銀行網點的理財師畢博答復。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郭麗軍表示,新規出臺應該是綜合考慮了多方的利益。對于保險公司和銀行來說,一旦銀保產品出現糾紛,企業形象損失要比從中收取的保費大得多。新規定的出臺,有利于企業進一步調整經營策略,把合適的產品賣給適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