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互聯網理財”無可爭議地占據了2013年理財熱詞排行榜的榜首,但對于很多市民來說,面對一下子涌出的網絡理財,難免還是有些霧里看花。在這個全民理財的年代,為了不讓錢袋子縮水,去銀行買理財產品仍是很多人特別是中老年消費者的首選。不過在老百姓心里,銀行理財似乎也不像原來那樣“靠譜”了。
成百上千種“銀行理財產品”擺在老百姓面前,究竟該如何選擇?復雜而專業的說明書背后,隱藏著怎樣的風險?銀行理財產品究竟怎么買才靠譜?記者近日走訪了滬上部分銀行,試圖還原銀行理財產品的“真實面目”。
“固定”“浮動”要分清
記者在靜安寺附近某國有銀行看到,該行銷售的理財產品有十多種,產品名稱讓人看得眼花繚亂,而老百姓常關心的會不會虧本、什么時候開始算利息等信息反倒不太好找。其實,銀行理財無非就有“固定收益類”、“保本浮動收益類”、“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等幾種。顧名思義,“固定收益類”是商業銀行承諾向投資者支付固定收益,由銀行承擔投資風險的理財計劃,也就是“保本保息”,但此類理財一般收益率較低,略高于定期存款;“保本浮動收益類”指銀行保證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承擔,并根據實際收益情況確定投資者實際收益的理財計劃,也就是“保本不保息”;而“非保本浮動收益類”則不能保證投資者本金安全,說白了就是“不保本也不保息”。
實際操作中,“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占據銀行理財的半壁江山。理財經理銷售中,往往會說“我們這款產品推出后從來都是保本保息的”。但要注意的是,以往收益情況并不能代表未來的投資收益,老百姓在買理財時,還是要根據自己實際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當的產品。那如何知道某款產品到底屬于哪種類型呢?您恐怕要在產品說明書上仔細找找了。
“自有”“代銷”要警惕
一提到理財產品虧本,銀行往往給老百姓留下一個“事不關己”的印象。“員工離職了”、“不是我們銀行的產品”都成了銀行推卸責任的理由。對此,泰隆銀行上海分行合規部的項女士向記者表示,這往往是投資者購買了銀行的“代銷產品”造成的。
據項女士介紹,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不一定就是銀行自己設計的產品。銀行理財有“自有產品”和“代銷產品”之分。銀行“自有產品”是指商業銀行自己承擔產品設計、投資管理、銷售,產品是銀行自己發行的,銷售合同與銀行直接簽訂。而“代銷產品”的設計、管理、發行都是由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其他金融機構進行的,銀行只是利用其銷售平臺代為銷售,銷售合同是消費者與發行方簽訂的。所謂的“理財產品巨虧”中,有很大一部分其實都是這些“代銷產品”。
購買理財須“四問”
面對數量井噴的銀行理財產品,上海銀監局近日提示消費者,購買理財產品之前要做到“四問”:一問在哪查詢;二問誰的產品;三問投向何處;四問與誰簽約。記者了解到,銀監局已要求各商業銀行在營業網點建立個人產品信息查詢平臺,收錄全部在售及存續期內代銷產品的基本信息。客戶可通過平臺查詢、核實相關產品信息。“誰的產品”、“投向何處”、“與誰簽約”則著重提示消費者分辨“自有”還是“代銷”,遇到無具體投向、無明確發售方、無風險提示的“三無”理財產品更要多加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