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國有銀行前三周存款流出950億 銀行考核倒逼資金流動性緊張
過去一周,貨幣市場利率聲聲上漲導演的年末資金迷局,其紛繁蕪雜的表象背后,商業銀行年底沖刺考核倒逼場內外資金價格錯亂或許才是真正推手。
12月24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得的同業交流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12月前三周,工、農、中、建四大行新增存款盡管仍為約-950億元,但相比月初數千億存款流出,銀行體系存款回流的速度之快與銀行間市場資金短缺形成鮮明對照。
不出意外,隨著年底萬億財政存款的迅速投放,存款回流態勢將進一步夯實;得益于存款的大幅改善,12月前三周,四家大型銀行新增貸款投放高達2150億元,高于往年節點上的平均投放。
“12月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緊張,不是真正的支付危機,而是銀行業績沖刺下倒逼出來的。”一位地方銀行業監管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
存款爭奪戰是商業銀行年末的規定動作,只是2013年末的攬存戰比往年來得更猛烈,外匯占款的減少、余額寶革命沖擊,貨幣環境和技術革命導致銀行存款加速被分流,資金成本進一步推升。
過去幾年,沖時點成為各家銀行行長們不愿意提及又不得不為之的大事,貨幣市場和存款增長之間存在的高正相關已經不是秘密,此種關聯度正是通過標準化的理財產品和多樣的同業業務嫁接實現的。
大行違約了?
過去一周,貨幣市場利率持續走高,即便央行連續在12月19日和20日表態,已連續三日通過SLO累計向市場注入超過3000億元流動性,12月20日7天回購定盤利率仍大幅上漲100BPS至7.6%。
“同業市場線下交易違約(延遲付款)并不稀奇,甚至可以說是常態。但利率上升如此之高,一般來說是大行出現了流動性困難。”中金公司判斷,19日,同業市場利率飆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部分大行在此前一日出現付款困難,同時國庫現金存款到期和逆回購預期落空也推波助瀾。
6月和12月,銀行間市場兩次資金繃緊格局中,商業銀行同業業務擴張過快、期限錯配的問題充分暴露。
“同業業務盈利模式在經濟金融環境穩定且央行持續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的情況下,可以實現近似無風險的收益。但當宏觀金融環境、市場預期或央行態度發生逆轉時,此類批發性融資業務由于金額較大且波動性較強,必將增加流動性階段性緊張的概率。”上述人士說。
12月,在財政存款集中投放的集體預期中,商業銀行本以為會安全度過年末流動性節點,然而,財政存款的投放低于預期,打亂了銀行存款戰的節奏。
存款激增:同業場外交易亂象傳導
一位地方銀監局官員早在一年半前就高度關注銀行體系存款波動與同業拆借市場高度的正相關問題。在他看來,6月和12月貨幣市場流動性考驗,將過去幾年高速擴張的同業業務場外交易風險曝光。
場外交易風險指,銀行通過同業存款,將保險、基金等一些異地資金吸收過來,這些資金有明顯拆借性質,但在會計統計上往往被歸到同業存款項下,也并非按人行規定的同業存款定價水平,而是在Shibor利率的基礎上加點或降點。一句話,本質上是同業拆借資金,但表現為“場外交易”。
此外,同業存款往往搖身一變成企業存款。這是如何實現的?
“商業銀行在簽署協議時,利率定價由2份合同組成,通過違規的串用賬戶,統計歸屬將同業款項調入一般企業存款。”上述監管人士告訴記者。
同業業務場外交易量也會大大影響場內價格,場外規模越大對銀行間市場的場內資金價格影響越顯著。
由于同業存款不計入存貸比考核,如此大動資產負債表的用心也就出來了。正如上述監管人士所言,商業銀行基層分支行資產負債表核算不真實,導致一系列問題,說到底是給年底存款考核逼的。
“誰來保證資產負債表的真實性?!”上述監管人士如是質問,在實際監管中,往往查而不罰,不少商業銀行認為違規零成本,更進一步催生了此種業務泛濫。
6月流動性考驗中,銀行場外同業交易利率風險激增,正如上述監管人士所言,很多股份行地方分支機構虧得很厲害,即“如果拿異地吸收同業存款資金的價格跟內部轉移定價相比,當地分行的利潤是虧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