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會計基本假設(有的教材也叫基本前提)
會計基本假設是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前提,是對會計核算所處的
↓
( 核算的3個環節 )
時間、空間環境所作的合理設定。
會計核算的基本假設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四項。
即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四項都是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前提。
【例題1•多選題】下列事項中,屬于會計核算前提的有( )。
A.歷史成本計價
B.會計主體假設
C.持續經營假設
D.會計分期假設
E.貨幣計量假設
[答案]BCDE
[解析]歷史成本計價屬于計量屬性。
一、會計主體(站在誰的角度)
1、概念
會計主體是指會計所核算和監督的特定單位或者組織,是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范圍。
一般來說,法律主體(法人)必然是會計主體,但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法人)。
(1)會計主體可以是具備法人資格的:XX有限公司(包括母公司、子公司)、XX股份有限公司——一般是強制要求會計核算的;
(2)也可以是不具備法人資格的:分公司、集團、分廠、車間、事業部、辦事處、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等——一般是根據內部需要進行會計核算的。
2、意義
(1)將企業自身的經濟活動與企業投資者的經濟活動區別對待;
注:所有者,即股東可能是XXX(自然人股);也可能是XX有限公司(法人股)等。
如,審計查出某公司的憑證中有小孩兒入托費,公司理由是培養苗子。當然這是屬于老板(企業所有者)自己的家庭支出,不能算作公司的經營活動。
(2)將企業自身的經濟活動與其他企業單位的經濟活動區別對待。
如,前面提到過的例子,甲銷售給乙一批材料,甲做銷售處理,而乙做采購處理。
總之,某會計主體的會計信息僅與該會計主體的整個活動和成果相關。
【例題2•判斷題】一個會計主體一定是一個法律主體。( )
[答案]錯
【例題3•判斷題】會計主體所核算的生產經營活動也包括其他企業或投資者個人的生產經營活動。( )
[答案]錯
二、持續經營(只是一個假設)
持續經營是指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會計主體會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態持續經營下去,不會停業,也不會大規模削減業務。
現行會計處理方法大部分是建立在持續經營假設上的,否則一些公認的會計處理方法將缺乏存在的基礎。
如,判斷企業會持續經營下去,固定資產就可以根據歷史成本計量,并按期(假如按5年)提折舊;否則,固定資產只能采用可變現凈值計量,并要把未提取的折舊在清算前全部分攤。
例題:某一房地產經紀公司06年3月花50萬購入一輛轎車。
這50萬早晚是企業的費用,但肯定不能全部一次性的算作3月或4月或06年的費用,因為正常來說這車怎么也得用幾年。假如平均按5年分攤算費用,即折舊費。買時的50萬即歷史成本。到08年3月由于市場不景氣,準備關掉進入清算程序,則這輛車就不能再以50萬核算,而要看它能賣多少錢,相當于可變現凈值;當然,也不能再按剩下的3年平均提折舊,而是要把未提取的折舊在清算前全部分攤。
三、會計分期(為了及時提供信息人為劃分成相等的期間)
會計分期是指將一個會計主體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人為地劃分為一個個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以便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會計期間通常分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短于一個完整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又可以分成半年度、季度和月度。這里的會計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歷起訖日期確定。
【例題4•判斷題】在持續經營的情況下,分期核算的會計期間是人為劃分的。()
[答案]對
四、貨幣計量(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
1、貨幣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會計核算過程中采用貨幣作為統一的計量單位,記錄、反映會計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
2、在某些情況下,統一采用貨幣計量也有缺陷(結合會計定義: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即并非唯一計量單位)。
3、《企業會計準則》中規定:我國的會計核算要以人民幣作為記賬本位幣(可簡單理解為記賬時用的最基本的貨幣單位)。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某種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這種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進行會計核算,但編制的財務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反映。在境外設立的中國企業向國內報送財務會計報告時,也應當折算為人民幣。(幣種選擇原則基本是:按信息需要者方便的來)
【例題5•判斷題】會計主體假設確立了會計核算的空間范圍,持續經營假設與會計分期假設確立了會計核算的時間長度,而貨幣計量假設則為會計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 )
[答案]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