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杠桿和溢價率是權證投資中較為重要的兩個指標。很多投資者對二者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在實踐中往往只注重其中一個而忽視另一個。那么,有效杠桿和溢價率對投資者究竟有何意義?二者之間又有什么樣的關系呢?
有效杠桿衡量的是權證價格對正股價格變化的敏感度,表示正股價格每變化百分之一,權證價格變化的百分比。例如,某認購證的有效杠桿為5,則正股每上漲1%,理論上權證應該上漲5%。從理論上來說,有效杠桿水平的大小,和影響權證價格的各個要素都有關系,如正股價格、引伸波幅、剩余期限等等。通常,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越趨價外的權證有效杠桿水平越高,剩余期限越短的權證有效杠桿水平亦越高。
而所謂溢價率,就是以現價買入權證并持有到期,正股需要上漲(認購證)或下跌(認沽證)多少百分比,投資者才能保本,亦即不盈不虧。例如,一只3個月后到期的認購證溢價率為20%,意味著現價買入該認購證并持有,3個月后到期時只要正股上漲幅度大于20%,投資者就可以盈利。由于溢價率水平受到權證的市場價格的影響,因此,凡是影響權證市場價格的因素同樣也會對溢價率造成一定影響。例如引伸波幅、剩余期限等等。
有效杠桿和溢價率看似是較為獨立的指標,但實際上二者是有一定關系的。由于有效杠桿和溢價率都受到諸多共同因素的影響,因此二者之間的關系比較復雜。在分析一種因素對二者的影響時,我們都需要保持其他因素不產生變化。例如,單就正股價格變化所引起的二者的變化,理論上而言,隨著正股價格上漲,認購證越趨價內,其溢價率越小,而有效杠桿也會越低。
同樣,若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只有引伸波幅發生變化,則如果認購證的引伸波幅上升,其溢價率亦上升,但有效杠桿水平則會下降。例如,我國權證市場上在交易的部分認購證,由于引伸波幅過高,因而溢價率過高,有效杠桿水平較低。
另外,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剩余期限也會影響這兩個指標的變化。例如,對于剩余期限較長的認購證,溢價率較高,但有效杠桿水平會相應較低,反之亦然。有效杠桿和溢價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權證的收益和風險,通常,投資者應該選擇溢價率較低,而有效杠桿水平較高的權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