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發展期待良好外部環境
吳敬璉指出,銀行業的健康發展首先取決于自身的努力,但此外還需要有一個好的經濟環境和政策環境。目前最重要的是以下4個方面:
第一,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從短期來看,宏觀經濟管理當局——財政部和央行已經采取了一些措施來控制貨幣供應總量,并且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僅僅采取短期調控措施是不夠的。
中國宏觀經濟問題的根源,在于靠投資和出口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所以,要穩定宏觀經濟,從根本上說,要靠轉變增長方式,把經濟增長建立在技術進步和效率提高的基礎之上;更不能做表面文章,指望靠行政手段來平抑房價和消費物價的上漲和抑制資產泡沫。
第二,可靠、有效的社會信用體系。今后的任務,是要放開征信市場,使民間征信機構通過市場的有序競爭,為滿足社會對信用信息的需求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對于失信的懲戒必須在法治的基礎上進行。目前我國有關社會信用體系的法律體系大體形成,但是司法體系還存在較大缺陷。尤其是司法地方化,對社會信用體系的有效運轉造成了很大的障礙,必須盡快加以補救。
第三,良好的政策環境。近年來,中國政府對銀行業采取了一些類的扶植政策,但還有一些重大的舉措需要研究和實行。比如為了讓本土銀行也能夠放開手腳提供多樣性金融服務,必須加快研究決定銀行業的混業經營和與之相關的監督問題。
第四,審慎有效的監管。中國銀監會成立以來,在完善銀行監管法規、完善監管方法方面作了許多工作,有不少的提高。但吳敬璉強調,“據我觀察,現在有一種傾向,就是賦予銀行監管機關超越合規性監管范圍的任務,例如信貸額度的控制,貸款是否‘合乎產業政策的要求’等等任務。這樣,就把是否合規的監管變成了對銀行企業活動的微觀干預,不利于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