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媒體熱議的VISA國際組織所謂“海外封堵”銀聯事件的發生,關于銀聯與VISA這兩家銀行卡組織“壟斷”的指責亦在網絡此起彼伏。究竟是銀聯“閉關鎖國”強化國內壟斷還是VISA借全球網絡優勢對銀聯的海外擴張“堅壁清野”,人們在關注出國刷卡是否“成本增加”的同時,對此大多難辨是非。
行業特性和歷史證明,銀行卡組織這一行業并不是公用事業,雖然具有“寡頭壟斷競爭”的市場結構但卻并非完全壟斷。
毋庸置疑,VISA中止4字頭雙幣卡的海外銀聯網絡交易勢必減少持卡人的選擇權,使得雙幣卡持卡人通過境外VISA通道交易時產生1%左右的 “國際服務費(ISA)”——即媒體所言“貨幣兌換費”。如果考慮到部分雙幣卡的 “貨幣兌換費”減免,以及在銀聯通道下不透明的匯率折算,4字頭VISA雙幣卡持卡人尚不至出現媒體所說的境外刷卡 “成本大增”的問題。
雙幣卡的本質其實是雙網絡卡或雙通道卡。就VISA此舉而言,我們只能認為這一措施是 “情理之外、商業之中”——為自身權益計而在 “自身”規則范圍內終止“自身”技術標準卡片的“其他通道”交易。而細究其來龍去脈,VISA和銀聯的糾葛無法脫離中國內地銀行卡市場的獨特歷史,原因在于銀行卡組織市場依然處于行政壟斷的局面。
盡管中國銀行(601988)(601988)業已全面開放,且銀行卡已成為整個銀行業最為市場化的領域,但在銀行卡組織市場,中國銀聯繼承“金卡工程”獨家運營銀行卡信息交換網絡和支付清算,甚至將觸角伸向商戶收單、信息系統以及同支付寶競爭的網絡支付等領域——在整個行業居于至高無上地位。
VISA、萬事達、美國運通等國際卡組織雖自上世紀80年代即進入中國,但時至今日其角色主要限于同中資銀行合作發行雙幣卡,以此同銀聯在“營銷銀行”的環節進行“非對稱”的競爭和博弈。VISA等國際卡組織并不能從雙幣卡境內業務中獲得收益,因為國內人民幣銀行卡清算網絡仍然維持銀聯獨家運營狀況;另一方面,雙幣卡的境外交易還面臨著銀聯在海外的“通道”競爭。銀聯的成功營銷,使得“境外刷銀聯更省錢”成為持卡人和媒體的“默認共識”,這不但令VISA、萬事達雙幣卡的海外收益堪憂,甚至是雙幣卡本身存在的價值亦大打折扣。
不過也正因如此,雙幣卡近年來恰成為銀聯同VISA、萬事達等國際卡組織在國內市場競爭的唯一介質和“舞臺”。但借力于雙幣卡、憧憬中國市場潛力,國際卡組織與中國銀聯這一非對稱性的競爭關系注定不可持續。一方面,價格劣勢(所謂“貨幣兌換費”問題)和策略失當等因素已導致VISA等國際卡組織在香港、澳門等地敗于銀聯;另一方面,雙幣卡在國內能否交易、新卡能否發行均在銀聯控制范圍。因此,從博弈的角度,可以將VISA的舉措理解為“弱者”的沖動。但可以預期,銀聯如果采取反制措施如停發VISA之雙幣卡、設置新的標準壁壘等,完全可以將后者“逐出”中國市場進而成為中國銀行卡市場的 “東印度公司”(葉檀女士語)。
圍繞著銀聯壟斷和所謂開放競爭問題,近年來已爭論頗多,其核心顧慮如金融安全、信息安全等議題已經證實為不經之論。而由于銀行卡交易主要為外匯經常項目下交易,因此銀行卡組織市場的開放其實已具有人民幣匯率機制的現實支持。無論人們怎么理解VISA所謂“封堵”銀聯的事件,我認為有關方面均應首先考慮一下銀行卡組織這一行業對內開放進而對外的問題,因為只有相對公平的國內市場才能真正促進銀聯的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