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對于90后太過個性化、理想化導致頻繁跳槽,你怎么看?
題目分析
這是社會現象題,考生先對這個現象有一個整體的評價,然后可以圍繞社會現狀、原因、影響、意義等維度進行具體闡述,最后聯系實際,提出相應的解決建議。答題過程中,向考官展現出自己理性的就業觀,體現出職業穩定性,才更能獲得考官的青睞。
注意雷區
分析維度局限,不能深刻領會題目背后實際在考察考生的職業穩定性,就可能出現泛泛而談,答案不具針對性。
參考答案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尤其是剛畢業的90后,不再將畢業后的工作視作穩定的開始、唯一的歸宿,求職更像是"嘗試",頻繁跳槽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90后頻繁跳槽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沒有大的發展空間、好的職業前景,包括工作瑣碎單調、能力得不到提升、培訓機會少、職業前景不明確或行業前景差、領導不重視、領導管理不善等;二是與單位的制度和文化不適應,價值觀不匹配,如對企業文化不認同、與領導相處困難、與同事人際關系不順、得不到尊重與認同等;三是不滿意薪酬,工作壓力大,如工作累、常加班、常出差、壓力大;四是太過個性化、理想化,總認為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興趣,專業能力不能有效發揮,想改換職業或行業。此外,現在的獨生子女多,經濟條件相對較好,也為跳槽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時代不同了,傳統的"一份工作做一生"的觀念不復存在,90后對跳槽已更新觀念。跳槽并不完全是件壞事,可以幫年輕人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崗位,對個人和單位發展來說都是好事。但過于頻繁的非理性跳槽,卻不應作為潮流,它的不利之處較多。
90后頻繁跳槽的不利影響有以下幾點:一是影響職業發展。頻繁跳槽導致崗位不穩,不利于積累經驗和專業能力,而沒有一定的沉淀積累,很難在一個行業收獲成績,頻繁跳槽也使得職位晉升暫時受阻;二是影響收入。頻繁跳槽致使薪酬不穩定,社會保險福利難長久。因跳槽而放棄原有工作收入,加上新工作過渡期、試用期、考察期的較低薪酬和其他不確定因素,跳槽的經濟成本較大,甚至有"跳槽窮半年,改行窮三年"之說;三是對情感、心理及形象等方面產生負面影響。換單位,要重新熟悉工作環境,重建人際關系和信任關系,頻繁跳槽、換同事,容易產生孤獨感,進而影響職場歸屬感;四是頻繁跳槽,容易給人以缺乏職業規劃,缺乏正確的自我審視以至于好高騖遠、眼高手低,或者浮躁不踏實的感覺,從而影響個人形象和長遠利益。
為了扭轉90后頻繁跳槽現象,應從以下幾方面努力:一是學校應加強對90后大學生就業指導,讓大學生提前熟悉職場,理解"工作"。當前大多數高校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偏向于提供就業信息、培訓求職技巧等,但工作是什么,職場有哪些一般規范和要求,什么樣的人在職場受歡迎,等等,許多學生知之甚少。我們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需要讓學生客觀理解工作,了解職場,而不僅僅是幫助學生找到工作;二是企業應為90后提供更多適合其個性的崗位,既能發揮個人特長,又能為企業帶來價值;三是學校和家長應做好引導,幫助90后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職業生涯規劃工作的重點是幫助自己認識與評價自我,確定與自我能力和興趣相匹配的職業,并為獲取該職業制定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