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朱凱
昨日,央行時隔8個月重啟公開市場正回購操作,與其期限相同的14天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應聲上漲,而其他期限資金卻依舊下跌,顯示央行此舉并未對流動性造成傷害。分析人士稱,從春節前意外寬松的情況來看,央行彼時或已對某些機構做了非公開定向操作,且目前尚未到期。
申銀萬國最新固定收益研報指出,央行1月份金融數據顯示春節前的現金流失超預期,這意味著央行非公開定向投放量也可能超預期。而這些中短期限的定向操作或在節后某個時間到期。據申萬調研,去年12月底流動性寬裕時期,央行亦曾采用過2500億元的非公開定向正回購對沖回籠。
廣發銀行資深交易員顏巖告訴記者,今年1月份狹義貨幣供應量(M1)同比增長1.2%,增幅弱于預期,且環比下降8.2%,活期存款流失嚴重。盡管如此,國有大行手里的企業存款等依舊較為充裕,這也支撐了1月份的天量信貸。顏巖認為,昨天的480億元14天期正回購,從歷史經驗及其操作期限來看,只是一種臨時調整性的常規操作。
宏信證券債券研究員姜惠平告訴記者,此次央行收緊的意味不強,更多是一種對目前資金價格處于“利率走廊”下方的糾正。當天的國開債招標結果屬于中性,對信用品種幾乎沒有影響,也可以看出這一點。
“去年的正回購操作周期也是2月至6月,而央票則是下半年。央行的政策應該具有某種延續性。”姜惠平表示。
實際上,昨日的銀行間市場質押式回購利率依舊下行,隔夜利率下跌22個基點至2.65%,7天利率下跌18個基點至3.76%。而這一水平基本上處于去年11月以來的低位。
某國有大行上海總部貨幣部門負責人對記者說,當前的法定準備金補繳、財政存款的季節性回籠等,都在邊際消耗市場資金。而且社會融資量帶動企業存款的大量增長,2月15和25日的補繳,估計總量在3000億元以上。
這位人士補充說,隨著定向操作到期后的回籠,央行可能會視當時情況決定是否繼續正回購甚至發行央票。春節前后的操作可能具有臨時性措施,一般在節后一周左右逐步回歸正常。
招商銀行(600036,股吧)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表示,央行此次操作是延續了去年末以來的偏緊政策。劉東亮認為,新公布的1月份進出口數據偏暖,被市場人士理解為流動性寬裕的一個原因,但這是否真如商務部所澄清的“不存在虛假套利”那樣,可能還值得進一步探討,畢竟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工業品價格指數(PPI)等與之并不十分吻合。“未來的貨幣政策手段上,僅依靠正回購可能不夠,需要密切關注。”他說。
實際上,央行采用定向操作也有其苦衷。證券時報記者向多家銀行打探,說法莫衷一是,但至少隱晦地表明,貨幣當局仍不希望季節性因素會干擾到全年的政策實施。也就是說,非公開操作可能是一種類似于“定海神針”或“催化劑”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