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晨
迎接2014農歷新年的開始,是新興國家貨幣市場的又一輪劇烈動蕩。荷蘭合作銀行環球金融市場董事兼研究部主管艾米高(Michael Every)近日在中國香港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獨家采訪時表示:“資本大量外逃的背后,有美聯儲宣布近一步縮減量化寬松(QE)導致流動性抽離的影響,更離不開對日本央行進一步超級量化寬松的擔憂”,對中國經濟的看法則存在兩個極端的分裂。
美日央行的寬松“角逐”
“相比美聯儲的QE,日本央行的QE計劃相比其政府自身債務比重來說,甚至更為激進,因此在過去幾個月中,市場有觀點認為,美聯儲要回撤的流動性已經被日本央行亞洲版QE抵消,因此美聯儲退出QE對市場的單一影響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巨大。”艾米高表示,導致這次外匯市場動蕩的另一個原因是,投資者預期日本央行今年會采取進一步更激進的QE措施,引發日元將進一步大幅走低的預期。
“安倍經濟學沒有三支箭。”艾米高認為,日本央行大量印鈔、政府開支激增,除了推高東京股市和打壓貨幣,并沒有帶領日本經濟走出增長乏力的困境,盡管日本GDP在2013年實現了難得的增長,但增長并不可持續,隨之而來的通貨膨脹也不是因為真實需求推動,更多原因是日元的大幅貶值,實際工資增長也在下跌。
由貨幣貶值帶來的經濟增長不可持續,市場認為日本央行很快會考慮繼續加碼QE,對安倍經濟學的樂觀情緒會在未來6至9個月之內發生逆轉。艾米高認為,這造成了近期資本集中看空亞洲及新興市場,承受大量拋壓的新興外匯市場短期內可能會有所修復,但長期看,隨著美國經濟的持續轉好,拋售的壓力依然存在。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艾米高對記者表示。
每年的3月初,歷來都是中國政府宣布當年GDP增長目標的時間窗口,但2014年至今,本屆政府保持相對“沉默”,這被視作有意愿讓中國經濟發展向市場化扭轉的信號。改革能夠鼓舞人心,但艾米高對記者表示,對于習慣中國經濟GDP連續增長的全球投資市場來說,短期的痛苦不可避免。
匯豐中國2014年1月制造業PMI終值降至49.5,低于前一個月的50.5,創下近六個月新低,也是自2013年8月以來再次跌破枯榮線50,經濟學家認為這緣于新出口訂單的疲軟,以及季節性因素的生產制造業活動放緩,“今年的中國經濟減速是真實的”。
“即便沒有信貸違約的風險,2014年的中國GDP增速仍然會下跌。”在他看來,中國經濟當前的內在結構性調整和改革必將拖累短期內的GDP增長,而政府為了控制地方債務風險,也將減少拉動增長的投入,“相比2008、2009年的外界沖擊,這輪經濟下跌的主要原因都是中國經濟自身內部的結構性問題。”
國際市場對中國經濟的看法搖擺在兩個極端,一方面中國經濟在服務業領域有著巨大的增長潛力,而另一方面工業的產能過剩、利潤下滑又非常負面,艾米高認為,最近國際市場“看空中國”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短期炒作和反應過度,“撇開金融市場仍比較落后,當前的中國經濟對全球的影響巨大,引發關注也是很自然的,其次就算中國GDP進入了前所未有的6時代增長,也并不是特別糟糕的事情,從樂觀的角度看,這是中國經濟日漸邁入成熟經濟體、尋求更高質量增長的必經過程。”
新興市場長期的樂觀
艾米高認為,金融市場波動和宏觀經濟應該被區別對待,部分熱錢、對沖基金的確在撤離新興市場,但是海外資本并沒有大量離開中國,“人民幣依然保持小幅升值,我估計今年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會觸及6的界限。”
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實際FDI金額同比增長5.25%,2013年12月當月FDI同比增長3.3%。
金融市場短期的動蕩,并不意味著所有新興經濟體都前景暗淡。艾米高強調,從單一國家經濟分析,依然有一些新興經濟體增長被長期看好,“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的經濟前景都很樂觀。”
至于日元大幅貶值是否會再次誘發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艾米高表示,當今情況與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不同,因此類似危機不大可能重演,“大部分新興經濟體的國債水平都較低,經常賬戶的盈余充足,市場受到攻擊的理由很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