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宛如一棵棵蒼勁的胡楊,農行扎根邊疆熱土,與那里的人民共生共榮,相伴成長,也因此,農行被農牧民們親切地稱為“身邊的銀行”。社會各界同樣給予這些可敬的金融戍邊農行人以高度認可,自2012年起,中國銀行業協會組織評選“最佳社會責任特殊貢獻網點”,農行新疆阿勒泰185團分理處、新疆塔什庫爾干縣支行、西藏墨脫縣支行、西藏措勤縣江讓營業所等基層單位因長期堅守邊疆一線,在為數不多的獲獎名單中留下了閃光的名字。
力助民生—
彰顯大行責任
民生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民生關乎民心。
作為一家負責任的大型國有控股金融企業,農行圍繞老百姓最關心的民生熱點、難點,提供了諸多有益的金融支撐,尤其是幫助貧困人口改善生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中國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解決13億民眾的吃飯問題至關重要。
1994年,美國學者萊斯特·布朗曾提出一個讓世界深思的問題—誰來養活中國?布朗認為,隨著中國人生活水平提高,對糧食的消耗將加劇,中國將出現糧食短缺,進而造成世界性糧食危機。然而,19年后的事實是,中國用只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小麥、水稻、玉米三大重要谷物供求基本平衡,自給率在97%以上。
中國人民“豐衣足食”的成績單上有著農行人深刻的筆跡。
2013年9月的秋風中,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彌漫著收獲的氣息。在金融“活水”的灌溉下,兩大富饒的平原生產出了中國1/7的商品糧。僅在黑龍江省,農行就支持了60多個產糧大縣、112個國有農場、26家國家級和省級糧食生產龍頭企業,基本涵蓋了全省種糧大戶。
在東北大糧倉,在富饒的天府之國,在廣袤的北國草原,在南國的海灘椰林,農行實施全方位扶持,從生產加工到銷售物流,全產業鏈式支持農糧企業發展壯大,促進農業增收。
2013年春發生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事件,給國內最大的肉雞肉豬養殖企業—廣東溫氏食品集團經營帶來嚴重影響。面對這種狀況,農行非但沒有釜底抽薪,反而及時為其發放貸款,并積極與交易商協會及評級公司溝通,確保企業外部評級穩定,促其5億元中期票據順利發行,最終幫助企業走出困境。與溫氏食品集團一樣,在農行堅強有力的金融助推之下,眾多涉農企業一次又一次度過經營困境,不斷發展壯大。
民以食為天。而今國人的米袋子、菜籃子更加豐盛,人們不僅可以吃得飽,還可以吃得好,這其中有著農行力助農業增收、糧食豐產的責任擔當。
改善貧困地區的居住環境是黨和國家的惠民富民政策,也是農行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多年以來,農行積極幫助偏遠地區推進安居工程,確保農牧民安居樂業。
“村里新建的安居房馬上就要投入使用,這些房子配備了水、電、氣等設施,圓了村里幾代人的安居夢想。”群培站在拉薩河邊,指著一排排藏式新居高興地說。
群培,西藏拉薩曲水縣聶當鄉熱堆村村長。提及農行扶持村民建房,他充滿感激之情:“要是沒有農行的資金支持,村里人就不可能住上這么漂亮的新房。”時光回溯至2006年,西藏自治區啟動農牧民安居工程,助農牧民實現安居夢想。在這項浩大工程順利推進的過程中,農行西藏分行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該行堅決響應西藏自治區“以安居樂業為突破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號召,累計投放貸款40多億元,扶助20余萬農牧戶建成美好家園(博客,微博),占西藏已實施安居工程農牧戶的72%。
喜悅的笑容同樣綻放在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農民蘇萊曼的臉上。剛剛搬進了190平方米漂亮新家的他,再也不用像從前一樣全家6口人擠一間土坯房。和他一樣受惠于農行新疆分行安居工程貸款而喬遷新居的,全喀什地區還有6597戶農民,他們寬敞、明亮、實用的安居房在南疆地區拔地而起。
不僅是偏遠的西部,發達的東部地區也同樣得惠于農行的信貸支持。60多歲的江蘇省鎮江市丁崗鎮華墅村村民殷錫保一直住在農村,兩年前他終于搬進了向往已久的新樓房。“這個工程建了160萬平方米的農民安置小區,是我們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最好切入點。”據農行鎮江分行農村產業金融部原總經理柯涌介紹,2010年3月,他們牽頭簽下18億元銀團貸款支持鎮江市實施“萬頃良田建設”工程,助農民喬遷新居。
近年來,農業銀行傾力助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切實履行國有控股大型商業銀行所肩負的服務民生、回饋社會的責任和使命。農業銀行還通過承銷發行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發放公積金委托貸款等多種渠道支持各地棚戶區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讓萬千中低收入家庭圓了安居夢。
民生之鏈上的關鍵一環還包括讓眾多的貧困人群脫貧致富,這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縣韓集鎮的殘疾裁縫唐小翠是個堅強勤勞的農民,在當地農行5萬元婦女小額貸款的扶持下,她成功創辦了服裝加工店、服裝銷售點、布鞋廠,還解決了18位失業者的就業問題。
一位留守農村婦女變成一位成功的創業者,唐小翠的身上映射出中國弱勢群體改變生存現狀的強烈愿望。
是農行的金融支持給了他們希望。作為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農業銀行堅持重點實施信貸扶貧、定點扶貧、結對幫扶等一系列扶貧舉措,使無數下崗失業人員、婦女、大學生、返鄉農民工實現了增收致富創業夢。目前,農行在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和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投放貸款余額達7566億元。
而更大的影響還在于,中國民生領域最基礎、最薄弱的部分得到了金融支持,人們將有理由期待過得更加幸福。
綠色金融—
促進可持續發展
2012年5月,英國倫敦,由貿易融資領域國際權威雜志《全球貿易評論》主辦的年度頒獎典禮舉行,來自全球不同國家金融機構提供的30個交易項目分獲不同獎項。憑借在中國金融業中首推結構性碳信用交易融資業務,農行榮獲2011年度最佳交易獎,成為唯一獲獎的中資銀行。
以金融之力解決碳排放導致的環境污染無疑是重大創新—這份含金量頗高的榮譽不僅意味著中國金融機構推出的新業務躋身國際前沿,其更深層的意義在于作為一家發展中國家的大型商業銀行,在金融支持綠色生態建設中探尋到了一條可行路徑。
5年前,農行成為中國唯一一家能為國內企業提供“碳金融”領域專業投行服務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自那時起,農行專注于運用投行等新型金融手段開展綠色金融產品創新,為企業節能減排和綠色轉型升級提供“融資+融智”服務,多方幫助企業引進先進節能技術和資金,先后在同業率先推出了清潔發展機制(CDM)顧問業務、碳排放保理業務、節能減排顧問及合同能源管理(EMC)業務,形成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新型綠色金融投行產品和服務體系。
這是一個農行與企業攜手走上環保之路的故事。山東陽信金緣生物熱電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利用秸稈和企業生產廢渣發電發熱的民營科技企業,因為辦理了農行的CDM顧問業務,與世界500強之一邦基集團旗下的某子公司順利牽手,成功簽署了《購買核證減排量(CERs)意向書》,并在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執行委員會成功注冊。這也是國內首個由商業銀行尋找“買家”并成功注冊的CDM項目。
受惠于CDM項目,這家企業積極推行循環利用發展模式。他們從農戶家中收集到的玉米芯經過加工后變成糠醛和木糖醇,產生的廢渣被用于沼氣發電和秸稈發熱,燃燒后的廢渣又被作為農田肥料,真正實現變廢為寶。當地農民每年可增加4000萬元以上的秸稈銷售收入,丟棄和焚燒秸稈帶來的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也隨之消失。
目前,農行正在服務的國際碳減排項目已達到22個,涵蓋7個省份,涉及水電、風電、生物質發電等三大業務領域,其中在聯合國成功注冊的項目已經達到5個,在“碳金融”領域處于國內同業領先水平。
實現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是對全球環境治理和全人類安全健康、和諧發展最重要的貢獻。近年來,隨著《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京都議定書》相繼簽署,全球商業銀行發起的“綠色行動”不勝枚舉。農行人執行“綠色行動”任務,重點落在了伴隨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轉型升級,實現“美麗中國”可持續發展。為此,他們加快產品和服務創新腳步,努力探索金融推動實體經濟綠色發展、循環發展的有效模式。
目光聚焦湖南四大河流之一的湘西桑植縣澧水河。泛舟其上,可見河水清澈,魚兒游弋,土家姑娘灘邊洗衣。而幾年前,這里河水污染,惡臭撲鼻。
這一轉變得益于金融之力。幾年前,知悉地方政府決定治理澧水河后,當地農行主動上門了解項目實施單位的實際困難與金融需求,隨后開通融資“綠色通道”,全力支持對“湘西母親河”的綜合治理。
如是案例還有很多。近些年,農行致力于打造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綠色信貸銀行”,已經制定了包括鋼鐵、有色金屬等行業在內的38個行業信貸政策并實行了客戶名單制管理,實現了對“兩高一剩”行業的全覆蓋。同時,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信貸政策和流程中,為節能環保、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傳統轉型升級產業等提供了全方位金融支撐。截至2012年末,農行環保及節能減排貸款客戶1318戶,貸款余額1522億元。受惠于農行綠色信貸,大批環境治理項目得以實施,人居環境、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可持續的綠色理念是全球經濟發展的指引。這條前行大道上,農行人與時俱進,探尋中國金融支持綠色生態建設的可行路徑,以多次全國范圍內的首創之舉,為同業提供了清晰的運作范本,加速了自身成為合格世界企業公民的進度。
從18世紀末西方社會小企業主捐助學校、教堂和窮人,到1970年代諾獎得主推行商業的社會責任概念,再到21世紀初聯合國以盟約召集企業關注社會發展,全球企業的踐責之路走了約兩百年時間。
農業銀行積極主動融入全球企業社會責任運動的時代潮流,無論是服務“三農”、穩定邊疆、支持民生,還是金融危機沖擊之下堅決支持國家戰略發展為實體經濟“信貸輸血”,或是地震、洪水等天災面前第一時間恢復營業,為社會公益慷慨解囊,乃至成就本行50萬員工生存就業、職業發展,為20萬離退休農行人謀福祉,農行履行社會責任始終堅持拓寬廣度、增加深度、強化力度。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新的偉大征程。在新一輪改革洪流中,一個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全力履行、承擔社會責任是當前時代的召喚,是全社會評價這個企業具有道德與良心的關鍵標準。農業銀行所奉行的“責任為先 兼善天下”的理念以及在這個理念指導下的“三農”金融、邊疆金融、民生金融、綠色金融等一系列力舉,正是這家國有大型控股商業銀行道德和良心的寫照,其也將見證這家銀行社會責任踐行模式日趨成熟的過程。
(本報記者 孫明 文思秦 楊燚 朱沙 通訊員 戴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