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計基礎▲
企業會計的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權責發生制基礎要求,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無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計入利潤表;凡是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二、會計計量屬性
會計計量是為了將符合確認條件的會計要素登記入賬并列報于財務報表而確定其金額的過程。計量屬性是指所予計量的某一要素的特性方面。例如,桌子的長度,樓房的高度等。從會計的角度,計量屬性反映的是會計要素金額的確定基礎,它主要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等。
會計計量屬性盡管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等,但是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應當嚴格按照規定選擇相應的計量屬性。一般情況下,應當采用歷史成本計量屬性。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如果僅僅以歷史成本作為計量屬性,可能難以達到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不利于實現財務報告的目標,影響會計信息的有用性,因此,還應當采用其他計量屬性,但是,在采用其他計量屬性時,應當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并可靠計量。
一、財務報告的概念
財務報告,是指企業對外提供的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會計信息的文件,是企業財務會計確認與計量的最終結果體現。
二、財務報告的組成▲
財務報告包括財務報表和其他應當在財務報告中披露的相關信息和資料。為了達到財務報表有關決策有用和評價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的目標,一套完整的財務報表至少應當包括“四表一注”。
(一)資產負債表,(二)利潤表,(三)現金流量表,(四)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