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醒:本網站所發布內容為轉載資訊,供您瀏覽和參考之用,請您對相關內容自行辨別及判斷,本網站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凡私自告知添加聯系方式、保證無條件入職、收取各種費用等信息,請保持高度警惕,防止上當受騙造成各種損失。
1、什么是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
答: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是指商業銀行按照約定條件向客戶保證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資風險由客戶承擔,并依據實際投資收益情況確定客戶實際收益的理財計劃。
2、什么是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
答: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是指商業銀行根據約定條件和實際投資收益情況向客戶支付收益,并不保證客戶本金安全的理財計劃。
1.收益遞增理財計劃屬于(A)。
A.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
B.最低收益理財計劃
C.固定收益理財計劃
D.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
注:目前我國理財市場上的非保證收益理財計劃以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為主,比較典型的有收益遞增理財計劃和收益動態(區間)理財計劃兩種。收益遞增理財計劃的特點是理財本金無風險,理財產品到期,銀行向投資者歸還本金額,投資收益隨投資期限遞延而分段遞增,且各期限的年收益率均高于同期存款利率,最高收益率封頂。
2.由銀行向客戶承諾支付最低收益,產生超過最低收益部分則由銀行和客戶按照合同約定進行分配,這樣的理財計劃是(C)
A.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
B.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
C.最低收益理財計劃
D.固定收益理財計劃
3.收益動態(區間)理財計劃屬于(A)
A.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
B.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
C.固定收益理財計劃
D.最低收益理財計劃
注:收益動態(區間)理財計劃的特點是理財本金無風險,理財產品到期,銀行向投資者歸還全額本金,除非投資者提出提前終止計劃;銀行公告理財計劃投資方向、理財收益分配原則、預期年平均收益率(區間)和預計理財總收益率(區間),而且上不封頂;具有較高的流動性,投資者可以在規定的時間申請提前終止理財協議并收回本金,并繳納提前終止費。
3、什么是私人銀行業務?
答:私人銀行業務是一種向富人和其家庭提供的系統理財業務,它并不限于為客戶提供投資理財產品,還包括替客戶進行個人理財,利用信托、保險、基金等一切金融工具維護客戶資產在獲益、風險和流動性之間的精準平衡,同時也包括與個人理財相關的一系列法律、財務、稅務、財產繼承、子女教育等專業顧問服務,它是商業銀行業務金字塔的塔尖,其目的是通過全球性的財務咨詢及投資顧問,達到保存財富、創造財富的目標。私人銀行業務的核心是個人理財,已經超越了簡單的銀行資產、負債業務,實際屬于混業業務,它涵蓋的領域不僅包括傳統零售銀行的個人信用、按揭等業務,更提供包括衍生理財產品、離岸基金、保險規劃、稅務籌劃、財產信托,甚至包括客戶的醫療以及子女教育等諸多產品和服務。如果說一般理財業務中產品和服務的比例為7:3的話,那么私人銀行業務中產品和服務的比例就為3:7
4、影響個人理財業務的宏觀因素有哪些?
答:
(1)政治、法律與政策環境: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稅收政策等。宏觀經濟政策對投資理財的影響具有綜合性、復雜性和全面性的特點。各種宏觀經濟政策由于其發揮作用的方式不同,因此通常相互配合使用以達到整個宏觀調控的目標。宏觀調控的整體方向和趨勢決定了個人和家庭投資理財的戰略選擇。
(2)經濟環境:經濟發展階段,包括①傳統經濟社會;②經濟起飛前的準備階段;③經濟起飛階段;④邁向經濟成熟階段;⑤大量消費階段。屬于前三個階段的國家稱為發展中國家,而處于后兩個發展階段的國家則稱為發達國家。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宏觀經濟狀況: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周期;通貨膨脹率;就業率;國際收支與匯率;
(3)社會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社會制度環境:養老保險制度,醫療保險制度,其他社會保障制度;人口環境。
(4)技術環境:計算機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
影響個人理財業務的微觀因素有哪些?
答:
(1)金融市場的競爭程度:當市場需求相對穩定時,提供同類產品的金融機構越多,競爭者的業務創新越快、營銷手段越先進,商業銀行面臨的發展個人理財業務的壓力也就越大。
(2)金融市場的開放程度:一個開放的金融市場為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不斷創新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同時,市場開放程度的提高,對商業銀行管理個人理財業務風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金融市場的價格機制:金融市場上的一系列價格指標對理財產品的定價都有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利率水平。利率包括法定利率和市場利率,市場利率是市場資金借貸成本的真實反映。注意區分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只有在物價水平不變的前提下,不同的名義利率才能夠真實反映投資者投資于理財產品所獲得的實際收益率水平的差異。
5、個人理財業務在國外經歷了那些發展階段?
答:
(1)個人理財業務的萌芽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通常被認為是個人理財業務的萌芽時期。這個階段還沒有關于個人理財業務的明確概念界定,個人理財業務主要是為保險產品和基金產品的銷售服務。
(2)個人理財業務的形成與發展時期: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開始仍然以銷售產品為主要目標,外加幫助客戶規避繁重的賦稅。在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個人理財業務的主要內容就是避稅、年金系列產品、參與有限合伙(即投資者投資合伙企業但只承擔有限責任)以及投資于硬資產(如黃金、白銀等貴金屬)。直到196年,伴隨著美國稅法的改革以及里根總統時期通貨膨脹的顯著降低,個人理財業務的視角逐漸擴展,開始從整體角度考慮客戶的理財需求。
(3)個人理財業務的成熟時期:20世紀90年代,開始廣泛使用衍生金融產品,而且將信托業務、保險業務以及基金業務等相互結合,從而滿足不同客戶的個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