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會計工作的正常進行和會計信息的質量,對會計核算所處時間、空間環境及其范圍、內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合理設定,并在此基礎上建立會計原則。是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前提。
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貨幣計量。
(1)會計主體:會計主體是指會計所核算和監督的特定單位或者組織,它界定了從事會計工作和提供會計信息的空間范圍。
會計主體:為會計核算提供了空間范圍。
會計主體與法律主體(法人)并非是對等的概念,法人可作為會計主體,但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人。法律主體都是會計主體,但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
企業集團、企業、企業的分廠、企業的車間或事業部,都可以成為會計主體。
例:2007年12月28日,甲公司從乙公司購入原材料一批,價款100萬元,價款已支付,原材料已驗收入庫
如果做購進核算,則會計主體為甲公司;如果做銷售核算,則會計主體為乙公司;
(2)持續經營:持續經營是指會計主體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按當前的經營規模和狀態持續經營下去。不會停業也不會大規模削減業務。即在可預見的未來,該會計主體不會破產清算,所持有的資產將正常營運,所負有的債務將正常償還。事業單位、行政單位不會撤銷。
①持續經營假設是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的前提,也是會計信息系統建立、歷史成本、收益確認、折舊計提、權責發生制等會計程序和會計方法的選用的基礎。
②持續經營:為會計核算提供了時間長度。
如果企業宣告破產而清算,則此前提不再適用,會計處理方法亦作相應改變,按國家關于“企業清算”的規定辦理。
(3)會計分期:將一個會計主體持續經營的生產活動劃分為一個個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以便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①《企業會計準則——基體準則》規定會計分期有年度、半年、季度、月份四種。會計中期是指短于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包括:半年度、季度和月度。會計年度可分為日歷年度和營業年度。
我國會計準則規定:會計年度采用日歷年度,即自1月1日至12月31日
②是正確計算損益、收入、成本的前提。
(4)貨幣計量:貨幣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會計核算過程中采用貨幣作為統一的計量單位。
①人民幣作為記賬本位幣是它的具體化表現。
②采用其他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的單位,報表必須折合為人民幣。
單位的會計核算應以人民幣作為記賬本位幣。業務收支以外幣為主的單位也可以選擇某種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編制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反映。在境外設立的中國企業向國內報送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包含了兩層含義:以貨幣作為會計的統一計量單位;
作為會計計量單位的貨幣其幣值是不變的。按照國際慣例當幣值波動不大或前后波動能抵消時會計核算中仍認為幣值是穩定的。但在發生惡性通貨膨脹時就采用特殊的會計準則加以處理。但貨幣計量仍然是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
貨幣計量的局限性:
四個假設缺一不可,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的關系
熱門標簽: